多地争相布局、积极谋划 eVTOL商业爆发时点或提早到来
东方财富资讯君
2024-05-16 02:37:00
  • 41
  • 36
  •   ♥  收藏
  • A
    分享到:
来源:上海证券报


K图 BK1157_0

  “低空经济”的热度持续升温。当前,发展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为代表的低空经济,已成为多地争相布局、积极谋划的一个重要方向。

  近日,由上海证券报和国泰君安证券广东分公司主办、广发基金支持的上证投资汇活动,走进国内低空经济龙头企业亿航智能,与会嘉宾围绕“‘低空’起飞,机遇无限”主题,针对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、行业关注重点及区域发展等情况,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思维碰撞。

  eVTOL处在商业爆发的前夜

  飞行,是人们畅想的一种未来交通方式。

  近一段时间来,eVTOL的频繁试飞,也刺激着资本市场的神经。关于eVTOL的未来发展预期,与会人士认为,目前,eVTOL属于起步阶段,有望在未来2年至6年迎来商业化的爆发式发展。

  “新技术带来的新产品及新业态,会颠覆传统行业,不能站在传统的逻辑上去审视新商业的增长潜力,预期低空经济进展会非常乐观。”一位与会嘉宾表示,出行一定是未来eVTOL的主赛道,在发展过程中,市场还会有更多不同的产品形态,并尝试更多的不同应用场景,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。

  “低空经济+”模式,正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下持续落地,如应急救援、航空消费、通航运输、传统作业等领域。在低空领域,固定翼飞机、直升机、固定翼/旋翼无人机、eVTOL等产品形态,不一而足。

  “此前,市场认为eVTOL商业飞行真正的爆发期可能在2030年以后,但根据近期的发展趋势来看,预计在2026年至2028年就会迎来非常大的变化。”上述嘉宾分析说。

  对于“爆发期”时点更早到来的预期,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也很乐观。他认为,eVTOL目前已经可以给消费者提供低空飞行的体验,从提供体验到成为交通方式,这还需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。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,预计2026年至2027年将迎来市场的全面爆发。

  在广汽飞行汽车总体设计高级主任研究员王林林看来,eVTOL正处在“产品大爆发的前夜”。

  从商业化的路径看,王林林认为,从隔离空域到融合空域,从经过审批的固定航线到按照用户需求的航线自动飞行,eVTOL实现商业化运行仍需要时间。

  王林林称,以“空中出租车”类型的成熟交通方式来看,eVTOL的商业化运行会比较乐观,实际中需要“边走边看”。

 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,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,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。另据摩根士丹利预测,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eVTOL/UAM单一市场。

  降本和安全是绕不开的话题

  目前,市场上成熟的低空经济产品仍较为稀缺,单价较高,出行安全也备受关注。eVTOL等更便宜的低空经济产品要“飞”入平常百姓家,成为拓展立体交通出行的新工具,成本和安全是绕不开的话题。

  “实现规模化后,成本自然就会降下去。”薛鹏开门见山,亮出自己的观点。

  王林林认为,除了通过规模化来降成本外,还可以从电池、材料领域的技术革新等方面下功夫来降低成本。

  前述嘉宾表示,目前,发动机方面,eVTOL的成本比传统航空器要低。在电机方面,现在一台eVTOL飞行器至少需要安装6台电机,未来规模化量产后,整机的单位成本将显著下降。

  他认为,基于当前分布式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架构设计,当前多家公司的eVTOL产品基本上都能达到智能性、安全性要求。未来,随着架构的持续优化,以及电机、电池等方面可靠性的进一步增强,eVTOL的安全系数有望比直升机更高。

  杰创智能高级副总裁、董秘赵捷认为,空中安全是低空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关键问题,特别是未来城市上空eVTOL的架次密集后,空域融合、航路碰撞、微气象灾害等问题将会导致一些安全隐患。

  对此,他建议,建立一个城市低空感知和服务网络,为长距离的飞行提供实时的动态位置广播、航路预测、微气象预报等服务,避免撞击等高风险事件的发生。

  广东将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

  过去两年,低空经济每年保持着约30%的增速,呈现井喷发展态势。据赛迪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(2024)》,2026年,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,达到10644.4亿元。

  从当前低空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来看,低空经济率先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爆发,目前主要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和成渝都市圈等区域。

  广汽飞行汽车研发负责人苏庆鹏认为,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,会先在粤港澳大湾区百花齐放。

 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,目前大湾区的常住人口达到8600万,9个城市之间每天跨城通勤人口达到940万。其中,广州的交通拥堵指数位居全国前列,对时效性要求高的高净值人士,其交通需求背后蕴藏着巨大的新商机。

  资料显示,深圳、广州两地的低空经济企业注册数量占据全国前两个席位。广州空港委市管一级调研员贺同林分析称,粤港澳大湾区每天跨城通勤的940万人中,如果有千分之十的人选择使用eVTOL出行,大湾区在该领域的低空经济总量预计每年将达到数百亿级规模。

  低空经济的发展,离不开政府、企业、市场等多方的合力推动。当前,广东对低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,“抢飞”动作不断。贺同林透露,目前,广东省低空经济的发展规划、实施方案,广州市的相关方案以及对低空经济研发、制造、运营、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政策等,将在近期内陆续出台,助推低空经济发展更好“腾飞”。

  延伸阅读

  低空经济“腾空而起” 产业链上市公司抢滩谋“振翅高飞”

  立体布局 南京发力低空经济

  央企领衔!北京低空经济联盟成立 空管平台建设或先行

郑重声明:用户在财富号/股吧/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数据及图表)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请勿相信代客理财、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。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、公众号、微博、微信及QQ等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!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: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021-61278686 举报邮箱:jubao@eastmoney.com
沪ICP证:沪B2-20070217 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5006054号-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: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:4000300059/9525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