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帆医疗用了接近4年的时间,花费了接近80亿元现金,将公司从一个手套的单产品低值
多财钵满de奥特曼
2024-04-25 19:12:58
来自新疆
  • 5
  • 13
  •   ♥  收藏
  • A
    分享到:
蓝帆医疗用了接近4年的时间,花费了接近80亿元现金,将公司从一个手套的单产品低值耗材公司,打造成一个低值耗材加高值耗材,多产品线,全球销售体系的综合性公司。
只看表面,是非常成功的。
但如果打开资产包来看,蓝帆医疗的投资不仅是不成功,简直可以称之为大溃败。
在我看来,蓝帆医疗犯了几个投资逻辑上的大错。
一、在成熟的行业,投资一定要投强,蓝帆选择了买弱。大部分成熟行业,如果没有技术降维打击,常见的结果会是强者恒强,比如微创,比如迈瑞。蓝帆医疗在完全陌生的领域,花费重资,跨境收购了行业的第三名。看不明白这笔投资的逻辑在哪里。
如果微创、乐普去收购第三名还情有可原,吉威/百盛作为懂行的专业业内人士辛辛苦苦只能做到第三名,蓝帆做为一个外行,既往业务,与心脏的研发、销售毫无协同性,跨界收购第三名,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管好这个公司,是在期待什么奇迹吗?
二、在非成熟行业,讲故事阶段,要投创新,也要投头部企业,蓝帆没有买创新,也没有买头部。介入主动脉瓣膜在2020年/2021年格局已经非常清晰,全球的龙头和国内的前几名大局已定。
蓝帆跨界去收购了一个产品类似,但进度显著落后的瓣膜企业。
神经介入方向也是一样,行业龙头已经领先了很多身位,蓝帆医疗为什么还要投神经介入,介入产品同质化这么明显,是有技术显著的创新产品吗?
是认为自己做手套可以低维打高维,可以做好高值耗材的研发销售吗?
尤其,最重要的,这些还都是研发烧钱的企业。
三、蓝帆并购到底想要什么?感觉公司管理层并没有想清楚。
如果公司要的是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利润的增长,那么应该只要收购成熟企业,哪怕是百盛国际这种行业第三。而不应该去参股人工心脏、血管OCT这类公司,也不应该烧钱去投资神经介入。
如果公司是为将来的产业布局,那么应该投一些创新的、早期的产品,这样在新的产品新的领域,所有人的起点都一样,公司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优势去抢一些领先身位。
比如3年前的血糖CGM,比如未来的脑机结构、脑科学。
如果公司是为了提振股价,蹭热点,那应该找一些不能迅速证伪的概念去蹭,比如干细胞,比如制药。等概念被证明或者证伪的时候,可能5-10年过去了。
这样公司投入少,股价涨幅高,效果比现在这些行为会好很多。
上述错误投资已经完成,无法逆转,目前蓝帆医疗三个主营业务都处于下行周期,短期看不到反转迹象。
未来手套至少还能保持盈利,但是心血管、神经介入体量大,负担重,亏损严重,研发、营销、管理费用庞大,成本极高,给公司财报带来极大的影响。
心血管业务持续烧钱已经让人足够闹心,公司现在因为并购投资,花费出去接近80亿现金,留给自己的是高达57亿的负债,现在公司每年还要多支付1亿多的利息。
蓝帆医疗,像极了借钱炒股的股民,满仓加杠杆all in了心血管股票,没想到碰到股票高位跳水。不仅本金快亏没了,都快亏到杠杆金。不仅没能挣到钱,每天还需要缴纳巨额的融资利息,还经常被要求补充保证金,否则就要被平仓。
这种危局,对蓝帆来说,太难了。
要么公司业务突然再次爆发,再挣一次超额利润,有足够的钱缴纳保证金,扛足够长的时间,形成一个均态。或者,公司可以再发一次定增,融资到足够的钱也可以(如果能发出去的话)。
要么公司的心血管事业部+神经介入事业部业务尽快反转,迅速实现扭亏为盈,减轻公司压力。
现在蓝帆还有一定的底蕴,可以撑一段时间,如果心血管业务部分不能改善,持续失血,那么蓝帆可能需要面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。这个时间点,相信蓝帆的管理层心理应该是清楚的。
如果没有外来资金救援,心血管事业部基本面也无法改善,那么还有一条次选,就是甩卖资产来断尾求生。
到时候,是卖手套业务,留心血管。还是卖心血管,留手套业务。或许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讨论。
郑重声明:用户在财富号/股吧/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数据及图表)仅代表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请勿相信代客理财、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,远离非法证券活动。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、公众号、微博、微信及QQ等信息,谨防上当受骗!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: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021-61278686 举报邮箱:jubao@eastmoney.com
沪ICP证:沪B2-20070217 网站备案号:沪ICP备05006054号-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: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:4000300059/952500